(SeaPRwire) –   本月稍早,一幅紀念 Shiri Bibas 和她的兩名幼子,4 歲的 Ariel 和 10 個月大的 Kfir 的紀念壁畫遭到破壞。他們在囚禁期間被 Hamas 恐怖分子綁架並慘遭殺害。事件發生在 2023 年 10 月 7 日襲擊受害者追悼會期間。

這件藝術品由當代普普藝術家兼活動家 AleXsandro Palombo 創作,他以其發人深省的裝置藝術而聞名,其中包括一幅已故前教宗手持浮標的視覺作品,腳邊躺著在 2015 年逃離中東時溺斃的 3 歲敘利亞幼童 Aylan Kurdi 的屍體。

Bibas 家族的壁畫安裝在 ,位於卡達領事館外。

Palombo 告訴 Digital:「一幅紀念一位被謀殺的母親和她兩個孩子的壁畫遭到污損,卻沒有激起公眾憤怒,這件事實是病態社會的徵兆,也是政治和文化軟弱的表現。」

「近年來,部分 和活動家運動最終合法化了極端親巴勒斯坦派別,他們不談和平,只談仇恨。他們不捍衛巴勒斯坦人的權利,而是利用他們,有效地推動了 Hamas 劊子手的宣傳。」

Shiri 的臉被一幅圖像遮蓋,這幅圖像最初由溫哥華街頭藝術家 iHeart 創作,描繪了一個沉迷於數字回饋並為 Instagram 點讚而哭泣的男孩。

進行了創意修改,包括在男孩額頭上蓋了一個紅色靶心,圖像下方顯示「No War」字樣。

Stanley Park 的這件藝術品在 2014 年引起了 的注意後,獲得了病毒式關注。

Palombo 宣稱這 「不是一種抗議行為,而是一種嚴重的褻瀆。」

他說:「這不是藝術作品之間的對話,而是一種蓄意的抹除行為。那張臉不是為了增加意義而選擇的,而是為了掩蓋它。這是企圖用一種嘲弄且容易被操弄的通用情感圖像,取代一個特定、痛苦且有記載的記憶。這是一種剝奪痛苦意義,並將其變成意識形態面具的方式。」

污損 的人身份仍不明。然而,Palombo 表示,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正在不斷獲得追隨者,即使在米蘭也是如此,他認為米蘭應該象徵著「開放、民主和公民意識」。

Palombo 還斷言,反猶太主義是這次污損事件的一個因素。

Palombo 告訴 Digital:「這訊息毫不含糊,這是一種偽裝成激進主義的,它利用美學來引導一種文化激進化。」

「這不是表達意見,而是破壞記憶、攻擊其公共空間,透過視覺姿態將仇恨正常化。今天的反猶太主義不會遊行,它會滲透進來。它將自己偽裝成辯論,挪用共享語言,滲透藝術以壓制其他聲音。當言論自由被用來否定他人的自由時,那就不再是自由,而是一種破壞穩定的策略。」

Bibas 家族壁畫的污損事件,並非 Palombo 作品首次遭到不敬。

2024 年,就在揭幕一幅紀念 Nova Festival 倖存者 Vlada Patapov 的壁畫幾小時後,該藝術品便遭到損壞。

Palombo 獻給奧斯威辛倖存者 Sami Modiano、義大利 和匈牙利裔大屠殺倖存者 Edith Bruck 的壁畫,過去也曾遭到破壞。

Palombo 說:「我的藝術不是裝飾,它是見證。任何認為可以用噴漆罐或威脅來抹去它的人,都已經輸了。」

雖然 Palombo 並非猶太人,但他告訴 Digital,他每天都收到鋪天蓋地的反猶太侮辱,並在過去三年中收到死亡威脅。

他說:「破壞的風險是真實存在的,但這不是一種阻嚇,它是記憶戰場的一部分。在紀念受害者的需求與公共藝術的挑戰之間取得平衡,意味著接受每件作品也都是一個據點,一種視覺抵抗的行為。如果有人污損它,他們不會削弱它:他們只會讓它變得更加必要。」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