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勃·馬利:原愛和歌手政治背後的故事

(SeaPRwire) –   一部關於一位音樂家的傳記片將於情人節上映,實在是再適合不過了。鮑勃·馬利:原愛於 2 月 14 日在戲院上映,展示了 ( 由 Kingsley Ben-Adir 飾演) 和他的雷鬼樂團 The Wailers 在牙買加內戰期間如何利用音樂團結這個四分五裂的國家。

原愛的故事發生在 1976 年至 1978 年間,當時牙買加正處於激烈的政治分歧時期。這個國家於 1962 年獨立,當時有兩個主要的政黨:人民民族黨 (PNP)——由社會主義總理 Michael Manley 領導——和牙買加工黨 (JLP)——由資本主義政治家 Edward Seaga 領導。美國政府認為,曼利的民主社會主義政策令人擔憂。「他與菲德爾·卡斯楚出去玩,試圖找出卡斯楚是如何治理古巴,以便他可以用同樣的方式治理牙買加,而美國不希望在邊境附近再出現另一個古巴」,伯克利音樂學院教授鮑勃·馬利音樂政治的馬特·詹森說。在當時牙買加緊張的政治氣氛下,這兩位政治家的支持者經常發生暴力衝突。

馬利沒有支持任何政黨;他支持原愛,而原愛是講述貧困、貧民區生活、社會不公以及政治緊張局勢的歌曲——而且他得到了該國政治家的支持。在電影中,馬利回答了記者們詢問雷鬼音樂為何如此流行的問題。事實上,正如 TIME 在 1976 年寫道,「當然,雷鬼音樂並沒有通過審視解決牙買加的問題,但它吸引了該國政客的注意力,他們現在意識到,接觸選民的最簡單方法就是通過音樂。」馬利和該國許多音樂家都信奉拉斯塔法里運動,這既是一場政治運動,旨在確保牙買加文化反映其人民的非洲根源,也是一種宗教,信徒相信耶穌將會以黑人的身份回歸。正如 TIME 在 1976 年描述的馬利在那些日子裡的影響力,「馬利是牙買加的超級巨星。他作為一股政治力量可以與政府匹敵」。

原愛描繪了針對鮑勃·馬利的暗殺行動

馬利在這個國家人民中巨大的影響力,以及隨之而來的固有風險,在 1976 年 12 月 3 日表現得最為明顯,當時這位歌手遇刺生還。馬利、他的妻子和他的經紀人在一場槍擊事件中受傷,但康復了。在電影中,看到馬利的經紀人替他擋了一顆子彈,並救了馬利的命。看過原愛的詹森指出,槍手出現在「Smile Jamaica」音樂會和電影結尾出現在鮑勃·馬利家門口乞求原諒的場景都反映了藝術自由。

一個主要的理論是,總理曼利的反對者試圖在牙買加首都金斯敦郊外的馬利家中暗殺他,因為他們認為這位音樂家會在即將舉行的 PNP 支持的「Smile Jamaica」音樂會上為曼利背書。儘管存在安全問題,但這位歌手在襲擊事件發生僅兩天後就在 80,000 名歌迷面前表演,希望這能平息事態。 

「馬利實際上專注於平息暴力」,威廉姆斯學院教職員助理院長尼爾·羅伯茲說,他曾教授過馬利的政治神學課程。

鮑勃·馬利:原愛

原愛揭示了鮑勃·馬利音樂的影響力

然後,馬利流亡英國 18 個月,並製作了他的專輯出埃及記,其中包含他最著名的三首歌曲,「Three Little Birds」、「One Love」和「Jamming」。

馬利再次回到牙買加,於 1978 年 4 月 22 日舉辦「原愛」音樂會,很明顯他超脫於政治之外。在這次音樂會上,馬利讓曼利和西格上台握手言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馬利和加勒比政治專家大衛·海因斯在描述這一時刻的意義時說,那次握手「幾乎是當時政治暴力的一個臨時停火」。

兩年後,西格於 1980 年取代了曼利。他們直到馬利 1981 年在 36 歲時因癌症去世後,才在馬利的葬禮上再次見面。

但專輯出埃及記流傳至今,成為經典之作,以至於 TIME 將其稱為 20 世紀最佳專輯。

羅伯茲說,馬利之所以歷久彌新,部分原因是他為音樂增添了政治意識。儘管馬利和拉斯塔法里教徒以抽大麻而聞名——他們出於藥用和精神目的這麼做——羅伯茲強調,這並不意味著這會蒙蔽他對周圍發生的事情的看法。「人們認為鮑勃只會微笑、熱愛‘原愛’、‘一切都會好的’的音樂家,沒有政治願景」,羅伯茲說。「他清楚地了解加勒比地區、非洲和英國的政治。」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