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爾頓·約翰2022年在道奇體育場最後一場演唱會的紀錄片片段

(SeaPRwire) –   在這部引人入勝的新紀錄片《艾爾頓·約翰:永不嫌晚》(Elton John: Never Too Late)中,艾爾頓·約翰依然屹立不倒,狀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好,這部紀錄片回顧了這位歌手50年演唱生涯的巔峰與低谷。

這部紀錄片將於12月13日在Disney+首映,其中包含從未公開過的電影片段、日記和音頻採訪,以及重現這位格萊美獎得主回憶的動畫。該片由艾爾頓的丈夫大衛·弗尼許(David Furnish,也是2019年艾爾頓傳記片《火箭人》(Rocketman)的製片人)和R.J.卡特勒(R.J. Cutler,The September Issue)導演,影片追溯了這位搖滾巨星在美國的最後幾場演出,最終以2022年11月20日在洛杉磯道奇體育場舉行的演唱會告終。

電影製片人希望通過展現艾爾頓·約翰是如何從與藥物成癮的掙扎中走出來,克服虐待,組建家庭的經歷,來激勵那些正在尋求改變自己生活的人。正如其片名《永不嫌晚》所說,「這部電影的訊息是,做出會影響你生活的決定永遠都不晚」,卡特勒告訴時代雜誌。

以下是影片中一些最令人難忘的時刻:

虐待史

艾爾頓形容他的父母很暴力。他曾在他如廁訓練期間和在街上當眾被毆打。

從小他就擁有聽一遍就能在鋼琴上彈奏出來的音樂天賦。他的父親討厭搖滾樂,所以他決定證明父親是錯的。他進入皇家音樂學院,並組建了一個名為Bluesology的樂隊。60年代後期,他回覆了Liberty Records的一則招聘歌曲創作人的廣告,並遇到了他長期的合作伙伴伯尼·陶賓(Bernie Taupin)。為了擺脫童年受虐的陰影,他不再使用他的本名Reginald Kenneth Dwight,而是改用艾爾頓·約翰(Elton John)。他的父親從未見過他演出。

艾爾頓說,他以前的經紀人和情人約翰·里德(John Reid)(1970年至1975年與他交往)也虐待他,曾狠狠地打了他的臉,導致他臉上全是傷痕,鼻子還流血了。

艾爾頓說,通過在舞台上表演,他能夠超越過去黑暗的時刻。在電影中,艾爾頓將音樂形容為「我的性」和「一種逃避」,並指出:「我從未將我的個人生活帶到舞台上。」

他和約翰·列儂的友誼

這部電影深入探討了艾爾頓與另一位傳奇的英國搖滾巨星約翰·列儂(John Lennon)之間的友誼。

艾爾頓回憶起有一次他和約翰·列儂在酒店裡吸食大量的可卡因,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敲響了房門。

在電影中,有片段顯示約翰·列儂在1974年11月28日艾爾頓在麥迪遜廣場花園舉行的感恩節演唱會上驚豔全場。他們一起演唱了《Whatever Gets You Through the Night》。

列儂的前妻,藝術家小野洋子(Yoko Ono)也在觀眾席中。列儂和小野在演出後不久又重歸於好。艾爾頓最終成為他們兒子肖恩(Sean)的教父。

1974年的感恩節演出將是披頭士樂隊成員約翰·列儂最後一次主要的演唱會演出。他於1980年12月8日在紐約市遇刺身亡。

渴望安定下來

弗尼許發現關於他丈夫最令人驚訝的事情之一來自1976年《滾石》雜誌(Rolling Stone)的採訪,在那次採訪中,這位巨星說:「我渴望被愛」、「我只是想安定下來」、「我想有幾個孩子」。艾爾頓似乎在說「我還沒遇到任何我想安定下來的人——無論是哪種性別」時公開承認自己是雙性戀。

艾爾頓在43歲的1990年戒酒。「我花了43年才學會如何像個正常人一樣生活,而不是像個搖滾明星一樣生活。」他在紀錄片中說道。

當弗尼許第一次遇到艾爾頓時,似乎這位音樂家的事業沒有時間讓他和艾爾頓有孩子。此外,1997年的紀錄片《艾爾頓:我是一個搖滾明星》(Elton: I’m a Rock Star)(也是由弗尼許執導)廣泛地讓人們認為這位搖滾巨星是個暴躁的人。正如弗尼許告訴時代雜誌的那樣:「不幸的是,這讓艾爾頓與發脾氣以及一觸即發就發怒的觀念聯繫在一起。而製作這部電影的過程中,他完全沒有發脾氣。」

《艾爾頓·約翰:永不嫌晚》清楚地表明,讓艾爾頓保持冷靜的是他和弗尼許的婚姻以及他們兩個兒子。在電影中,艾爾頓被描繪成一個慈愛的父親。他與他的兒子們分享甜蜜的時刻,接聽他們的電話,並詢問他們的學校生活。

現年77歲的艾爾頓在9月24日在曼哈頓的首映式上說:「我從未像現在這樣感到快樂」,他在那裡演唱了《Tiny Dancer》。他說音樂本身「無法滿足我」;只有結婚生子後,他才感到完整。「我找到了烏托邦。如果你有一點信仰,你也能到達這裡。」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