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ippines Undertakes Supply Mission To Ayungin Shoal

(SeaPRwire) –   多年來,中國一直在南海試探各國的底線,看看誰會真正地加以制止。這是一場危險的博弈,最近導致菲律賓海軍三名人員在向第二托馬斯暗礁(南海爭議領土的核心)補給的船隻遭到中國海警船和民兵船圍攻並以水砲射擊而受傷。

影片顯示,3月23日事件中,船員可以聽到在強力水柱擊中菲律賓船隻時的呼喊聲,船隻也受到嚴重損壞。

然而,中國武裝部隊如此攻擊菲律賓水手,也不太可能是最後一次。但籠罩在中菲兩國日益對立的海上衝突之上的是,美國未來是否介入的可能性。美菲《共同防禦條約》規定,如果一方遭受「武裝攻擊」,另一方必須提供支援,但「武裝攻擊」的定義尚不清晰。新加坡國際研究所戰略研究高級研究員Veerle Nouwens表示:「在和平與衝突之間的界線模糊時,回應在南海的強制行動尤其困難。」

到目前為止,中國的行動只引發菲律賓強烈的外交譴責。事件發生後,菲律賓譴責「中國海警的侵略行動」,美國也表態支持東南亞國家,但表示中國的行動「對地區造成破壞,明顯無視國際法」。中國國防部則指責菲律賓是挑釁者,警告其應「停止發表可能升級緊張的言論,停止一切侵犯行為。」

然而,分析人士表示,言語戰是否有一天會演變成實戰,取決於許多互相競爭的考量。

新加坡拉吉拉特南亞國際研究學院軍事研究課主任張俊彥告訴時代周刊,美國必須優先考慮三個「重要變數」:即遏制中國、安撫菲律賓和對華外交。他表示:「美國無法忽視這三件事中的任何一件。」

此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比較國際政治學教授兼院長劉耀廷認為,美國國內政治也是一個影響因素。他表示:「如果在南海發生衝突,華盛頓政府如何向民眾解釋,為何美國有必要捲入兩大強權之間的戰爭,而且有可能與中國開戰,都為一群岩石而已,位於數千英里外?」美國在烏克蘭和加沙地區衝突中已承受壓力,公眾對兩場危機的美國介入也不滿。

這使美國在觀察南海不斷升級的衝突時,處於困難的地位,必須權衡是否介入。新加坡拉吉拉特南亞國際研究學院高級研究員柯立賢告訴時代周刊,美國必須「在不作任何事和過度介入之間取得平衡」。

允許北京持續無視菲律賓,對美國利益會有害處,新加坡拉吉拉特南亞國際研究學院的陳家駿研究員告訴時代周刊,美國有可能失去「通過南海的貿易航道、作為安全夥伴的地位,以及菲律賓的基地,在台灣危機爆發時將非常寶貴」。他表示:「面對北京的強硬立場,對華盛頓的可信度和地區防禦戰略的利益都很高。」

另一方面,菲律賓採取外交方式呼籲美國介入。去年,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表示,現有的美菲共同防禦條約需要調整,以應對南海衝突和其他地區威脅。他表示:「局勢正升級」,呼籲明確美國的承諾。但上週接受採訪時,馬科斯表示,雖然美國一直「很支持」,但菲律賓在危機爆發時不應完全依賴盟友:「認為事情出錯就找大哥解決,是很危險的。」

美國介入也有明顯風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劉耀廷教授表示:「美中關係過去幾年來一直很困難。兩大強權之間爆發武裝衝突將非常危險。」他補充說:「美中開戰絕不是美國的利益所在。」

近年來,美國一直試圖緩和緊張局勢,拜登總統在國情咨文中表示,他尋求「競爭而非對抗」。國際危機集團(ICG)美中研究和倡導高級顧問Ali Wyne表示,這種緩和「重要的是得到地區美國友好國家的支持」。美國一直致力於在印太地區擴大影響,該地區包括與中國關係密切的柬埔寨和緬甸,以及在大國競爭中保持中立的印尼和新加坡等國。

張俊彥表示:「地區國家不希望看到美中開戰。」他補充說:「在南海使用武力對任何一方都沒有好處。」

這不意味著美國毫無行動。張俊彥指出,美國的承諾「明顯超出口頭」,例如制裁、加強盟友軍事能力、經濟夥伴關係和推動地區自由航行規則,都是間接介入的機制。

國際危機集團的Ali Wyne表示,美國很可能繼續「向中國表明,與美國發生武裝對抗將面臨嚴重的安全、經濟和外交風險」。新加坡拉吉拉特南亞國際研究學院的陳家駿認為,美國主要以「口頭支持」表態,即更多聲明。他表示,美國還應「加強促進第三方合作,如即將舉行的東盟外長會議,以及更多聯合巡航,作為美國防禦支持的實質提醒。」

新加坡拉吉拉特南亞國際研究學院的柯立賢告訴時代周刊:「我們必須實事求是地看待美國目前行動的性質、設計目的和應該達成的效果。」他表示,期待美國能完全遏制中國的侵略行為是「太過分」。相反,美國的目標似乎是「為中國設下底線,不要越線」。

當然,如果那條底線真的被越線,美國可能改變立場。新加坡拉吉拉特南亞國際研究學院的陳家駿表示:「考慮到海上實際衝突,菲律賓傷亡可能不需要很長時間就發生。到那時,華盛頓必須重新評估其政策,依照馬尼拉的要求採取行動。」

攻擊造成死亡將明顯迫使美國採取行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劉耀廷教授表示:「如果美國在承諾保護盟友時不採取行動,對美國的可信度和領導地位的影響將是不可挽回的。」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