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第二個將小行星樣本安全返回地球的國家

美國太空總署NASA週六成功回收了一個載有史上最大近地小行星樣本的返回艙,該返回艙已在七年的深空飛行後返回地球。

該返回艙裝載著從近地小行星Bennu收集的碎石和灰塵,將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我們的太陽系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地球如何變得適合居住。

在返回艙以每小時27,650英里(44,500公里)的速度飛向地球並安全降落在猶他測試和訓練區域之前,NASA的網絡直播告訴觀眾,返回艙已飛行約10億英里才到達這一點。

在返回艙著陸後,NASA管理員Bill Nelson表示,該項目證明“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它帶來了非凡的東西,” 他說。 “有史以來在地球上檢索的最大小行星樣本。它將幫助科學家研究行星形成。它將提高我們對可能影響地球的小行星的理解。”

Nelson還表示,該任務“證明了NASA做大事,啟發我們的事情,團結我們的事情。”

對太空岩石和碎屑的分析的初步結果將於10月11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大部分樣本將被保留給未來幾代科學家研究。美國是繼日本之後第二個將小行星樣本安全返回地球的國家。

預計直徑499米的Bennu富含碳,並且可能包含鎖定在礦物沉積物中的水分子 – 潛在的生命建築塊。根據目前的估計,它在2182年有1/2700的機率與地球發生災難性的撞擊。

與此同時,幾乎立即開始了新的任務,以研究另一顆小行星Apophis。預計它需要六年時間才能到達新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