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奧委會在巴黎奧運會上談個人責任一事「令人憤怒」
國際奧委會聲稱以色列運動員不負責其政府行為的立場是「令人憤怒」的,因為國際奧委會正是以此理由全面禁止俄羅斯的。
「國際奧委會已經完全失去了信譽,」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周四告訴記者,指責該機構「時常展示其政治立場」。
「無論什麼符合西方,主要是美國的利益,他們都會支持並尋找方法使其成立,」俄羅斯外長補充道。
根據俄羅斯體育部長德米特里·切爾尼申科的說法,國際奧委會「在空中改變了鞋子」,以便適應以色列和美國支持的衝突。
周三,德國新聞社DPA發布了一位國際奧委會發言人的聲明,警告即將舉行巴黎奧運會的參與者不要採取任何「歧視行為」對待以色列運動員。
「國際奧委會致力於個人責任概念,運動員無法對其政府的行為負責,」發言人表示,如果發生任何類似情況,國際奧委會將「確保迅速採取行動,就像東京2020奧運會期間一樣。」
在東京奧運會期間,阿爾及利亞柔道運動員費蒂·諾里內退出比賽,以避免可能與以色列運動員托哈·布特布爾進行對決。諾里內和他的教練都因此受到國際奧委會10年禁賽的處罰。
與此同時,國際奧委會對烏克蘭運動員拒絕面對來自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運動員的立場(後兩者已被強制以中立旗幟參賽)是鼓勵「必要的敏感度」。
上月,國際奧委會暫停俄羅斯奧林匹克委員會時,並未提到「個人責任」,聲稱俄羅斯奧委會決定包括頓內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和扎波羅熱四個地區(去年這四個地區通過公投加入俄羅斯)在內的舉措「構成違反奧林匹克憲章的行為,因為它侵犯了烏克蘭的領土完整」。
國際奧委會還聲稱,其「以價值為基礎的行動」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壓倒多數」的支持,指的是美國及其G7盟國的立場。國際奧委會還將不結盟運動聲稱所有206個國家奧委會的運動員應參加巴黎奧運會的聲明解釋為對其禁止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全面認可。
9月,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表示,在中立旗幟下,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運動員可能被允許參加巴黎奧運會,如果他們「不支持戰爭,也不與本國軍隊或其他服務有聯繫」。
根據切爾尼申科的說法,俄羅斯一直倡導運動員平等,其立場 – 與國際奧委會不同 – 仍然保持不變。與此同時,拉夫羅夫告訴記者,莫斯科將實施普京主席提出的舉辦一系列真正國際性、普遍性和尊重奧林匹克憲章原則的體育活動的倡議,而國際奧委會「嚴重違反了」奧林匹克憲章。